首页 > 内容详情
自然环境
2017-11-13

【位置面积】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市;北与广元的青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0°42′~33°03′、东经103°45′~105°43′。全市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东西宽约144千米,南北长约296千米,辖区面积20248.48平方千米。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山区占61.0%,丘陵区占20.4%,平坝区占18.6%。


【地形地貌】绵阳市地势为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地形起伏很大。西北部面对四川盆地的首列山脉,为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脉,海拔1000~3000余米;其西面的岷山山脉和北面的摩天岭山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平武县与松潘县接壤的岷山山脉第二峰雪包顶,海拔为5440米。东南部属四川盆地盆中丘陵,一般海拔400~600米,最低点位于三台县建中乡郪江河谷短沟口,海拔307.2米。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达5092.8米。

地貌明显受控于地质构造。西北部因分别受龙门山北东向褶皱断裂与岷山南北向构造、摩天岭东西向构造的影响,山脉走向呈北东南西向,与南北向和东西向;山地的形态亦与地质构造和岩性有关。东南部处在扬子准地台川北台陷、川西台陷和川中台拱的接合部位,由于地台基底坚硬,地质历史时期地壳以升降运动为主,地层受各时期水平运动的影响较轻,有一些舒缓宽阔的褶皱,地层一般倾角不大,形成岗岭起伏的丘陵、台地、方山地貌。(蒋建波)


【行政区划】2015年,全市辖6个县、1个市、2个区。6县为三台县、安县、盐亭县、梓潼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1市为江油市,2区为涪城区和游仙区;全市有277个乡镇(119个乡,158个镇),16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位于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普川办事处火炬广场,绵兴东路100号。

涪城区:14个镇、2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

游仙区:18个镇、6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

江油市:28个镇、1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

三台县:41个镇、22个乡;

安县:15个镇、3个乡;

盐亭县:14个镇、22个乡(1个民族乡);

梓潼县:11个镇、21个乡;

平武县:9个镇、16个乡(13个民族乡);

北川羌族自治县:8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

2015年,完成安县撤县设区申报工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省人民政府批复江油市香水乡、方水乡、八一乡,游仙区太平乡、观太乡、白蝉乡、街子乡、云凤乡撤乡设镇。经江油市人民政府申报,市人民政府批复撤销江油市长钢街道办事处、武都长钢街道办事处、含增长钢街道办事处,设立江油市长城街道办事处。全市完成9条县级行政区域边界联检工作,新增平安边界线1条。(尹晓灿)


【人口】2015年,全市总人口5454788人,总户数2098438户。其中男性人口2802634人,女性人口2652154人,非农业人口1870180人,农业人口3584608人,暂住人口623568人,出生人口52021人。

(魏 超)


【民族】2015年,绵阳市少数民族人口17.8万余人(城市少数民族人口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3%,居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三个州之后,居全省第四位。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裕固族、京族、赫哲族47个民族。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平武县享受民族自治县政策待遇。全市15个少数民族自治乡,其中9个藏族自治乡、5个羌族自治乡、1个回族自治乡,分布在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盐亭县。平武有水田羌族自治乡、旧堡羌族自治乡、锁江羌族自治乡、平南羌族自治乡、徐塘羌族自治乡、黄羊藏族自治乡、虎牙藏族自治乡、土城藏族自治乡、木皮藏族自治乡、木座藏族自治乡、泗耳藏族自治乡、白马藏族自治乡、阔达藏族自治乡13个民族乡;北川有桃龙藏族自治乡;盐亭有大兴回族自治乡。全市少数民族地区面积9082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45.4%。(马 旭)


【市徽市树市花】1989年7月15日, 绵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听取市政府秘书长高显齐受市政府委托所做的《关于绵阳市徽图案征集情况的汇报》《市政府初步确定的一号市徽图案的说明》。经过审议,决定用“绵阳”二字拼音字头“MY”,环抱原子核的二条电子运转轨迹、象征科技兴绵所组成的红底、黄字、金边圆形图案为绵阳市徽图案。

1989年11月19日,绵阳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关于市树为香樟树、市花为月季花的建议》。即日起,绵阳市市树为香樟树,市花为月季花。

【方言】绵阳境内分为两种方言:无入声方言,以绵阳城区方言为代表,包括涪城区、游仙区、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县、江油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梓潼县、三台县等地的城关话,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阴阳上去4个调类、1033个音节,与四川方言的代表语音成都话基本相同。入声方言,以盐亭县城关话为代表,包括盐亭各乡镇,及三台县的石安、富顺、塔山等乡镇的方言,有20个声母、38个韵母、阴阳上去入5个调类。


【历史沿革】绵阳建城有2216年的历史,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绵阳市境历史上最早的县以上政区为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置的广汉郡。广汉郡领有13县,郡治乘乡,乘乡在汉代建置的雒县境内(雒县治今广汉市区)。广汉郡在今市境内建置涪县(后改为巴中县、巴西县、绵州本州、绵阳县、涪城区、游仙区)、梓潼县、郪县(今三台县)、刚氐道(今平武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广汉郡由乘乡(今广汉市境内)迁到梓潼县,是为今市境内设有州郡建置的开始。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为镇压少数民族反抗,益州刺史部和广汉郡均迁至涪县(今市区),3年后州、郡皆迁出市境。东汉末年,刘备据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广汉郡北部地区设梓潼郡(治梓潼县),建兴三年(225年)分广汉郡东部地区设东广汉郡(治雒县,今三台县境)。自此后,市境相沿各代均有州、郡、府等县以上政区建置。两晋和南北朝300余年间,由于战争频繁,政区建置变化较大,市境内先后设置过潼州、新州、龙州3州;梓潼、巴西、巴西梓潼、潼川(又称潼州、东川)、北阴平、阴平、新巴、江油、新城(后改为昌城)、始平(先名始平僚,后改为涪城、安城)、西宕渠、北宕渠(后改为盐亭)、高渠13个郡,以及40余个县。从隋代后,政区建置逐渐稳定,形成市境中部以今市区为治地的绵州,东南部以三台县城为治地的梓州——潼川府,西北部以江油、平武两县为中心的龙州——龙安府3个政权建置中心。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市境内只有今市区成为四川省第13行政督察区治地。1948年领有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罗江、广汉、什邡、金堂、彰明10个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20日,以绵阳县为治地建绵阳专区,仍辖民国时期10个县;1953年3月10日,撤广元专区,划入广元、昭化、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江油、旺苍8个县,辖18个县;1953年7月4日,广汉、什邡、金堂3个县划出,专区辖15个县;1958年10月18日,并入原遂宁专区遂宁、蓬溪、潼南、中江、三台、射洪、盐亭7个县,辖21个县(此前江油、彰明2个县于1958年9月5日合并);1959年3月22日,昭化、罗江2个县撤销,分别并入广元县和德阳县,专区辖19个县;1968年7月8日,改专区设地区;1976年2月4日,因分绵阳县筹建绵阳县级市,地区辖19个县1个市;1977年9月24日,潼南县划出,地区辖18个县1个市;1978年4月25日,绵阳县并入绵阳市,地区辖17个县1个市;1983年8月18日,分绵阳地区建德阳市,德阳、绵竹、中江3个县划出,绵阳地区辖14个县1个市;1985年2月8日,绵阳地区撤销,分别建立绵阳、广元、遂宁3个市。绵阳市辖7个县1个区(原县级绵阳市改置为市中区);1988年2月24日江油市建立,绵阳市辖6县1市1区;1992年10月,撤销绵阳市市中区,分设涪城、游仙两区。2002年绵阳市辖涪城、游仙2个区,三台、安县、梓潼、盐亭、北川、平武6个县,代管江油市和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直辖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教创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1913年,绵阳一名因城市地处绵山之南,按“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取名绵阳。(张永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2015年,绵阳市面积20248.4平方千米,占全省的3.54%。全市农用地为1797661.4公顷,其中耕地441420.83公顷、园地52261.51公顷、林地1135319.61公顷、牧草地47010公顷,其他农用地121649.45公顷;建设用地121125.49公顷,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103466.2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371.4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8287.77公顷;未利用地106053.11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70855.61公顷、其他土地35197.5公顷。(蒋建波)


绵阳市市辖区201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表2单位:公顷


合计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域及水利用地

特殊用地

小计

保障住房用地

商品房

用地

其他用地

市本级

509.87

54.33

186.67

156.67

5.07

151.6

0

80.67

20

5

6.53



【水资源】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面积20249平方千米,境内有大小河流52条,连同溪、沟3000余条,均属嘉陵江水系。全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年降水量为174.4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133.76亿立方米,常年水资源总量为118.82亿立方米,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193立方米;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造成部分地区和时段缺水及季节性缺水矛盾,降雨70%集中在每年的6~9月,60%集中在西北地区。全市主要江河478千米水质为:全年期Ⅱ类水域426千米,占评价河长89.1%,Ⅳ类水域52千米,占评价河长10.9%。


【动物资源】绵阳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是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全国野外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在四川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根据调查统计,绵阳市境内已知有脊椎动物5纲32目109科791种,有无脊椎动物2门6纲33目241科125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熊猫等60种。绵阳市在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均位居全省前列。平武县是“国宝”大熊猫分布最多的县,约占全国野生大熊猫的五分之一,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称。

等级

数量

动物名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8

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豹、云豹、藏羚、林麝、马麝、斑尾榛鸡、中华秋沙鸭、金鵰、玉带海鵰、白尾海鵰、胡兀鹫、雉鹑、绿尾虹雉、黑颈鹤、蟒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60

小熊猫、亚洲黑熊、马熊、藏原羚、岩羊、鬣羚、水獭、大灵猫、兔狲、猞猁、金猫、黑鸢、雀鹰、松雀鹰、苍鹰、鹰鵰、秃鹫、高山兀鹫、燕隼、灰背隼、黄爪隼、血雉、红腹角雉、蓝马鸡、勺鸡、灰鹤、红腹锦鸡、鸳鸯、大鲵、虎纹蛙、中华缺翅虫、中华虎凤蝶、三尾褐凤蝶等60种。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豹猫、毛冠鹿、沟牙鼯鼠、普通鸬鹚、中白鹭、中国林蛙等



【植物资源】2015年,根据调查统计,绵阳市已知的低等植物有菌类植物亚门和地衣植物亚门的真菌纲、子囊菌纲中的13目、60科 、149属、497种,高等植物有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4门中的9纲、66目、260科、1366属、3972种。按照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市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红豆杉等12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蕨、中国蕨等38种。

(罗 舒)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

表4

等级

数量

植物名称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11

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水杉、银杏、独叶草、苏铁、四川苏铁、攀枝花苏铁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38

水蕨、中国蕨、篦子三尖杉、岷江柏木、莜麦吊云杉、四川红杉、大果青扦、梓叶槭、连香树、箭叶大油芒、短芒披碱草、香樟、楠木、野大豆、花榈木、红豆树、峨眉含笑、水青树、喜树、红椿、香果树、崖白菜、紫椴、虫草、松茸等



【矿产资源】绵阳已发现矿种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其中黑色金属73处,有色金属25处,贵金属70处,非金属矿产2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6个矿种,具工业矿床规模的74处。2015年末,全市有32个矿种得到开发利用。

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矿种有:平武的锰矿、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江油的铸型用砂、水泥配料用页岩储量居全省第一,江油的玻璃用石英砂岩、冶金用白云岩、全市的天然气总量居第三。以县(市、区)论,平武的矿产资源以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金、铁、锰、铅、锌矿;其他县市区以非金属矿为主:如江油市的石灰石、硫铁矿,安县的石灰石、磷块岩,北川的石灰石、硅石、饰面用板岩,三台、盐亭的膨润土,涪城、游仙的砖瓦用页岩、砂石等。天然气在我市有广泛分布,除平武、北川、安县外,均有产出。2015年,全市全面完成10个矿种48个矿区的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

2015年,全市探矿权数达201个,勘查矿种12种。开发利用矿产22种,矿山总数近500个,其中大中型矿山60个,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砖用页岩和饰面石材等主要矿产的开采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原矿总产量约1200万吨,原矿产值约10亿元。2015年延续变更登记117宗,收取采矿权延续(含延续变更)价款1079万元;“招拍挂”出让采矿权2宗,收取采矿权出让价款302万元;注销登记26宗。

【劳动力资源】2015年,绵阳市乡村户数1384475户、乡村人口数4177872人(涪城区221425人、游仙区434806人、三台县1256958人、盐亭县552612人,安县384990人、北川县212760人、平武县163011人、江油市643504人、梓潼县307806人),其中男性2170095人、女性2007777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2683561人,其中男1434049人、女1249512人;乡村从业人员2476701人,其中男1342477人,女1134224人;乡村劳动力中转移出省的劳动力668849人。(谢贵强)


【农业用地资源】截至2015年底,绵阳市耕地面积282273公顷(涪城12001公顷、游仙24885公顷、三台79414公顷、盐亭36925公顷、安县29658公顷、梓潼29418公顷、北川11595公顷、平武20359公顷、江油38018公顷),其中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面积23323.13公顷。水田127986.53公顷,旱地154286.47公顷(其中:水浇地71105.2公顷);园地46051公顷;林地1052991公顷;草地484公顷;设施农业地5307公顷。

(蒋建波)


水 文



【概况】四川省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是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派出机构,为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汛减灾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包括农业、林业、渔业、水利、火电、纺织、皮革、造纸、石化、冶金、医药、采掘、建材、木材、食品、机械、建筑、商饮业、服务业等行业在内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证书,水资源评价、河道建设项目的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论证乙级以上的资质证书,大地测量、测绘丙级资质证书。是涪江流域及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洪水信息预测预报的权威机构。负责涪江干流川渝交界上段、嘉陵江广元境内以上至川陕交界段的干、支流上的20个水文站(其中,国家级重要站8个,省级重要站7个,一般站5个)和9个水位站,144个雨量站(含委托)、绵阳地下水13站、江油地下水12站的管理。承担水位、流量、降水、水面蒸发、单位含沙量、断面输沙率、泥沙颗粒分析、水质监测、水化学分析、水质评价及地下水观测、水质监测、洪水情报预报等项目。


【水系水文特征】涪江发源于松潘县雪宝顶,贯穿绵阳市、遂宁市至重庆市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长670千米,流域面积36400平方米,在绵阳市境内长约380千米,流域面积约20230平方米,市内主要支流有涪江、平通河、通口河、安昌河、凯江、梓江。流域地形西北部高、东南较低,南北地势高差达5092.8米。上游地处高山峡谷,植被较好、暴雨洪水汇流时间短,具有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暴涨暴落的特点。2015年5~9月涪江流域辖区内总降水为267~1076毫米,与多年5~9月同期均值比较:绵阳境内降水平均偏少16.5%。由于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绵阳局所辖范围内降水较大的过程主要集中在5月20~21日、6月27~30日、8月2~4日、8月16~18日、9月8~10日这5个时段。5~9月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有207站次,日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的有81站次,日最大降水量为中江县仓山站206毫米。达1小时暴雨标准(30毫米)的有132站次,1小时最大暴雨量为遂宁蓬溪站73.5毫米。绵阳片区5、7、8月降水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9月降水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

2015年,涪江流域各江河最大洪水主要发生在8、9月。超警戒水位有2站:郪江胡家坝站8月17日23∶40洪峰水位306.42毫米,超警戒2.12米,超保证水位1.02米;梓潼河中兴水位站6月28日2∶30洪峰水位10.03米,超警戒0.03米;其余站点均未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洪水。


【水质监测】2015年,水文局完成绵阳、广元、遂宁境内水样监测480个。完成绵阳市、遂宁市、广元市21个水功能区、28个大中型水库、省界河流断面姚渡站、国华站等水质断面的水质监测、评价、报送工作。发布绵阳市、遂宁市、广元市《水环境状况公报》28期,为涪江流域及嘉陵江上游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安全提供了保障。11~12月,监测甘肃锑污染数据380组,发布《应急监测情况报告》37期,保证嘉陵江广元段的饮用水安全。

全年完成142站年降水,7站年蒸发,28站年水位的观测、资料收集;20站年流量、6年站输沙、4年站单沙、15站绵阳城区地下水、7站江油城区地下水的测验资料整编工作和水文资料的数据储存录入,测验、资料整编在全省名列前茅。

(呼 吁)


气 候



【概况】2015年,全市气候较为异常,属中等略偏差年景。冬、春、秋三季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创极高值。汛期降水呈东多西少反常态势,安县和北川干旱较重。汛期大暴雨天数少、暴雨强度弱,洪涝和地质灾害较轻。冬、春季气候条件有利于小春生产,小春粮油作物获得较好收成。初夏干旱少雨以及盛夏高温伏旱天气对大春生产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西部部分地区大春作物减产。全市平均气温17.2℃,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2.1℃,平均降水量852.8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248.1小时。


【温度状况】2015年,全市平均气温17.2℃,较上年偏高0.7℃,较常年(下同)偏高1.0℃,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极高值。冬季(1~2月)平均气温7.8℃,偏高1.2℃;春季(3~5月)平均气温18.2℃,偏高1.6℃;夏季(6~8月)平均气温25.2℃,偏高0.3℃;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7.6℃,偏高1.0℃;初冬(12月) 平均气温7.6℃,偏高0.8℃。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8.5℃,8月2日出现在三台;年极端最低气温-2.1℃,12月25日出现在梓潼。全市入春时间3月8~9日,入夏时间5月6日至6月15日,入秋时间9月2~16日,入冬时间11月26日至12月13日。年炎热日数50~72天;年酷热日数平武、绵阳、梓潼、安县、盐亭和三台5~29天。


【降水分布】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852.8毫米,较去年偏多6%,偏少11%,其中安县、北川偏少3成,江油、绵阳偏少近2成,平武偏少1成,梓潼接近常年,三台、盐亭偏多2成。冬季平均降水量16.6毫米,偏少21%;春季平均降水量156.3毫米,与常年持平;夏季平均降水量369.9毫米,偏少35%;秋季平均降水量295.1毫米,偏多38%;初冬平均降水量15.0毫米,偏多173%。全市年降水日数118~168天,其中安县少16天,盐亭少4天,三台、绵阳接近常年,其余地区多9~28天。全市年暴雨日数0~5天,其中北川无暴雨日,平武1天,绵阳2天,梓潼3天、安县4天,江油、三台、盐亭5天。


【暴雨过程】2015年,全市自动气象站监测有6次暴雨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5月21日、6月23日、6月27~29日、8月3~4日、8月16~17日、9月8~9日。8月16~17日三台、盐亭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三台县郪江镇最大日降雨量达305.8毫米,为年内降雨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9月8~9日除平武和北川外,其余地区普降暴雨,部分地方大暴雨,为年内降雨范围最广的降雨过程。


【日照时数】2015年,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248.1小时,较去年偏多10%,偏多12%。冬季平均日照时数144.6小时,偏多19%;春季平均日照时数406.9小时,偏多22%;夏季平均日照时数443.2小时,偏多15%;秋季平均日照时数183.0小时,偏少16%;初冬平均日照时数70.5小时,偏多13%。


【气候评价】2015年,全年充足的热量和光照资源为大小春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光热条件;冬不干、春不旱,全市小春粮油作物获得较好收成;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雨水条件较好,能满足大春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这一地区大春作物获得丰产;安县、北川等西北部地区相继发生夏旱和伏旱,大春作物因旱减产。年内暴雨天气过程总体偏少、最大小时降雨量和最大日降降雨量偏小,且强降雨主要集中在盐亭、三台、梓潼和江油市东部等丘陵和低山区,造成的洪涝及地质灾害相对较轻。年内极端强降雨、强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少,天气气候条件对二、三产业有利。



2015年绵阳气象站主要气象资料

表5


平均气温(℃)

降水量(毫米)

日照时数(小时)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2015年

18.1

717.6

1217.3

36.8

1.3

较常年

1.5

-141.3

145.7

1.0

4.1

较去年

0.7

-127.4

183.6

1.0

1.7


(蔡元刚 徐卫民)



环境质量



【概况】2015年,绵阳市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量化目标任务。空气质量稳中有升,PM10年均浓度削减12.2%,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03天,排在全省8个重点城市第二位。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主要河流年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规定的水域水质类别。声环境质量达到城市功能区标准。垃圾、污水处理率稳中有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领跑全川。生态市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细胞创建力度明显加大,农村环境质量改善。环境管理注重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监管手段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转变。规范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强化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建立纵横贯通的应急联动机制,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明显提升。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核与辐射工作有序有效,环境安全可控。


【环境空气质量】绵阳市环境空气的监测采用24小时自动监测的形式,全市设4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分别位于富乐山、市人大、高新区和三水厂,城区日均浓度为4个测点平均值,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

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监测结果显示,2015年绵阳市环境空气中SO2年均值13微米/立方米,NO2年均值34微米/立方米,PM10年均值72微米/立方米,PM2.5年均值47微米/立方米,CO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数为1.4毫克/立方米,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37微米/立方米,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全市2015年环境空气达标率为83.2%,较2014年提高7.2%。

2015年,绵阳市顺利完成控制指标PM10的削减工作。城区环境空气中PM10的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15.3%,与2014年相比下降12.2%。对照2015年初省厅下达的PM10年度控制目标任务值(79.9微克/立方米),绵阳市2015年顺利完成PM10削减任务,超额完成任务的9.9%。


【降水(酸雨)】2015年,绵阳市采集降水样品120个,其中酸雨(pH≤5.6)6个,酸雨频率5.0%,降水pH均值为5.70,属非酸雨区。


【地表水环境】2015年,绵阳市涪江干流、梓江、安昌河、通口河、凯江各断面年均值均达到或优于相应水质类别要求。


【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2015年,绵阳市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要求,达标率100%。


【湖库水环境质量】2015年,绵阳市鲁班水库年均水质类别为Ⅲ类,不能达到划定的Ⅱ类水域水质类别要求,年均水质呈中营养状态,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功能区环境噪声】2015年,绵阳城市1、2、3类声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均达标,4a类声功能区两个测点昼间达标,夜间受交通噪声影响,点次达标率为37.5%。


【区域环境噪声】2015年,绵阳市区域环境噪声全年进行一次监测,设置监测点位238个,监测时段为昼间。监测统计结果表明:绵阳城市区域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值为54.4分贝(A),质量状况等级为二级(较好),符合四川省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指标要求55.0分贝(A)。


【道路交通噪声】2015年,绵阳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长79.5千米,布设监测点64个,全年监测一次,测定时段为昼间。监测结果表明: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8dB(A),质量状况等级为二级(较好)。


【核与辐射安全】2015年,绵阳市切实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着力提高监管和服务效能,提升核技术利用本质安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车辆100余台次,对27家放射源销售、使用单位的两百余枚放射进行安全检查,妥善处置废旧限制放射源,消除环境隐患。严格落实各项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升辐射防护安全水平。规范《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全年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20个、延续100个、变更36个,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持证率100%;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活动,切实提升核技术利用本质安全,构建辐射安全文明;推进“宽带绵阳”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审批速度,严格落实通信基站等电磁项目环评与“三同时”制度;在汛期、“两会”等特殊敏感时期强化辐射环境监管,确保辐射应急设备、装备等随时处于良好状态;组织指导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锻炼队伍,提高绵阳市应对突发辐射安全事件能力,获得省环保厅好评。(任悍韬)


2015年与2014年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

表6


化学需氧量(万吨)

氨氮(万吨)

2015年排放量

6.4736

0.7787

2014年排放量

6.5558

0.8067

差值

-0.0822

-0.028

变化比例

-1.25%

-3.47%

备注说明





2015年与2014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

表7


二氧化硫(万吨)

氮氧化物(万吨)

2015年排放量

3.6055

3.1878

2014年排放量

3.6116

3.5981

差值

-0.0061

-0.41

变化比例

-0.17%

-11.4%

备注说明






2015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统计

表8

河流

名称

断面

名称

控制

级别

所在地

规定

类别

上年度年均水质类别

本年度年均水质类别

污染指标

超标率/

超标月份

单独评价指标

涪江

平武水文站

国控

平武县

江油凉水井

市控

江油市

江油福田坝

省控

江油市

李家渡

市控

涪城区

丰谷渡口

省控

三台县

1~12月粪大肠菌群

百顷

省控

三台县

凯江

老南桥

省控

三台县

梓江

大佛寺渡口

省控

盐亭县

垢家渡

市控

梓潼县

通口河

北川通口

市控

北川县

安昌河

界牌

市控

安县

饮马桥

市控

涪城区

11月粪大肠菌群

芙蓉溪

仙鱼桥

市控

涪城区

氨氮

石油类

BOD5

CODMn

58.3%(1~6、10月)

16.7%(7、9月)

33.3%(3、4、6、8月)

8.3%(8月)

3、8、11月粪大肠菌群


注:地表水环境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地表水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

指标,总氮、粪大肠菌群不参与水质评价,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不评价总氮)。

江油市福田坝、凉水井断面由江油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监测数据。


2015年绵阳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表9

功能区类别

1类

2类

3类

4类

达标点次

4

4

12

12

4

4

8

3

监测点次

4

4

12

12

4

4

8

8

达标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7.5


注:1.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

测》(HJ640-2012)。

2.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4类。1类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

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

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的区域。4类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2015年绵阳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表10单位:微米/立方米,CO单位为毫克/立方米

点位

SO2

(年均值)

NO2

(年均值)

PM10

(年均值)

PM2.5

(年均值)

CO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

O3(日最大8小时值的第90百分位数)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监测

天数

达标

天数

达标率

富乐山

11

27

62

43

1.4

139

4.19

359

301

83.8

市人大

12

40

72

45

1.7

141

4.82

358

294

82.1

高新区

14

33

74

49

1.6

140

4.79

356

286

80.3

三水厂

13

35

80

49

1.3

144

4.86

364

288

79.1

城区*

13

34

72

47

1.4

137

4.64

364

303

83.2



注:1.城市环境空气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城区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为4个测点平均值,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标率按城区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

值计算。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综合考虑了六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李建华 兰 霜)



环境保护



【概况】2015年,绵阳市出台《绵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改革专项方案》,印发《绵阳市生态保护江线划定工作方案》着重突出空气、水、土壤和辐射环境污染治理领域,重点做好污染物减排、执法监管和监控预警等环境管理改革的启动和起步工作,创新重点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废水(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量化管理机制,健全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健全涪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健全领导干部生态离任审计体系。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全市逐步形成完善的源头污染防治制度、过程污染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污染防治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2015年初,绵阳市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5月,印发《绵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对工作进行初步安排布置,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环保、发改、住建、规划、财政、国土、水务、林业、交通、农业、统计、气象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绵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环保局牵头,与省环保厅、省环科院进行政策和技术对接。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由上至下逐级划定实施步骤, 10月,环保部下发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建议方案,由县级人民政府进行甄别调整, 12月10日全市相关县(市)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建议方案调整和资料上报。


【环境信用评价试点】2015年,绵阳市选择10家重点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试点。经企业自行申报并自评,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审查,厅信用评价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市华意达化工有限公司、绵阳中科成污水净化有限公司被评为“环保诚信企业”,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被评为“环保警示企业”,其他6家企业均为良好。通过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试点工作,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更好地履行好社会责任,推进绿色发展,引领和规范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涪江流域生态补偿和水质断面超标扣缴机制】2015年7月,绵阳市涪江流域生态补偿和水质断面超标扣缴机制正式实行。三年内生态补偿专项资金逐步要达到1亿元。2015年扣缴资金835万元,开展35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形成《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初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环保工作的意见》,设立乡镇(街道) 环境保护监管所,设立园区环保分局;完成国控单位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研究。


【城市环境治理】2015年,绵阳市以控制面源污染为主抓手,全面强化城市环境综合管理。集中开展三江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2620余人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库区清漂保洁、制止违法采砂、制止手网、刺网、小粘网捕鱼、查处非法电捕鱼、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集中专项整治,三江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管理。严格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对违反扬尘治理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强化城市道路扬尘防治。实施绿化带“提档降土”改造工程和裸土覆盖工程;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对抛洒滴漏、带泥行驶、道路乱开乱挖以及擅自清运工程渣土等行为,予以严厉查处;推进餐饮油烟污染防治。以源头管控为重点,加强部门联动共同监管,强化执法,严查餐饮业环保违法行为,对问题集中区域实行专项治理,确保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到位、正常运转,达到净化效果;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


【生态规划建设】2015年,绵阳市积极谋划农村环保“十三五”规划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生态创建成效显著。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建取得突破,涪城、游仙两区开展生态区创建技术核查;生态乡镇创建稳步推进,全市22个乡镇通通过省级生态乡镇命名验收,6个乡镇通过技术核查;生态细胞建设积极性加强,全市创建生态村395个,生态家园72733个。


【环保机构建设】2015年,绵阳市在全省各地市州中继成都之后率先启动乡镇(街道)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工作。出台《关于设立乡镇(街道)环境保护安全监管机构的通知》,做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职责、经费、场所、装备“五落实”,明确主要职责,严格实行基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延伸环境监管触角。全市294个乡镇环保机构全部挂牌成立,配备环保专兼职工作人员702名。


【环保资金使用】2015年,绵阳市获得中央、省、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0438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0459万元;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782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治理资金2500万元;省级流域污染防治资金2000万元,省级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资金1663万元;省级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资金1361万元。涪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市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市级环保专项资金500万,市级秸秆禁烧专项资金150万元,市级环保民生工程补助资金22.5万元。


【排污费征收管理】2015年,绵阳市征收2329.56万元排污费,市本级征收952.65万元排污费。对全市319家企业2012至2014年排污收费工作进行稽查,稽查应缴未缴排污费82.15万元,全部追缴到位。


【环境影响评价】2015年,绵阳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继续严把项目审批关,特别是在重金属重点防控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容量不足或环境敏感的地区实施更严格的准入门槛。对重点项目及民生项目继续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提高审批效率;对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前置审批。全年市本级审批建设项目169个,总投资163.9亿元,环保投资2.8亿元;完成建设项目竣工验收123个;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受理办件4393件,即办件4235件,提前办件4356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9%。


【秸秆禁烧】2015年,绵阳市围绕保护大气环境,规划大面积的禁烧区,将城市重点区域、敏感区域全部纳入,并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置工艺。秸秆禁烧率达到100%。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为“五化”利用,即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规模化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快速发展,建成年利用秸秆上万吨能力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0余家。小春期间产生秸秆134.2万余吨,处置率95.66%,秋季产生秸秆216.8万余吨,处置率94.53%。


【环保产业】2015年,绵阳市环保产业聚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技术研发实体,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中科绵投投资的垃圾发电项目的落实,成立节能环保(装备)联盟,整合26家规模以上企业、30个技术研发机构,以及近1000名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科技人员,开展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链配套合作,开展系列行业对接会,推动与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配套、集群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推进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全市节能环保(装备)类企业总数环保企业9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在相关领域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产值143亿元。(李国蓉 任悍韬)


【环保投资】2015年,全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安排各类城镇污水治理、垃圾处理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全年争取中央、省各级专项资金6240万元,完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投资10377万元。中科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广核梓潼风力发电场、鸿锋光伏新能源和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安排秸秆禁烧资金150万元;安排节能技术研发资金434万元,其中节能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4万元,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190万元、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换项目资金220万元。下达淘汰燃煤小锅炉专项资金88.6万元、工业燃煤锅炉污染整治资金160万元。完成城区10家燃煤锅炉企业开展“煤改气”或“煤改电”燃煤锅炉整治,淘汰燃煤小锅炉或置换清洁能源210蒸吨,36台燃煤锅炉。新建公共自行车网点50个,投放900辆自行车,提高群众低碳出行率。截至年底,全市节能环保类规模以上企业26户,精细化工企业34家。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43余亿元,化工产业产值106亿余元。主要涉及城市污水处理和水净化、烟气净化、噪声控制、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功能杂环化合物以及电子化学等领域。


【梓潼马鸣风电项目开工建设】2015年1月8日,绵阳市首个风力发电场—中广核绵阳梓潼马鸣风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广核绵阳梓潼马鸣风电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马鸣乡境内,为山地风电场,平均海拔约700米左右。工程属可再生能源项目,除向电网提供电力能源外,还具有促进四川省风机制造产业发展、保护环境、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等综合效益。马鸣风电场项目是四川省第一个分散式风电项目,也是绵阳市第一个风电项目。项目由中广核集团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装机3.6万千瓦(18台机组),投资2.76亿元。12月3日,梓潼马鸣风电项目首个发电机组吊装完成。(张平进 刘 炜)


水环境保护



【概况】2015年,绵阳市水务局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制定各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总体框架,全面建立“三条红线”管理指标,并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审计工作。开展“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2015年,绵阳市水务局对有下泄流量要求的取水项目,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增加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加强取水许可检查,督促水电站按审批的方案下泄水量。对不依法办理取水许可的,按照《水法》规定予以处罚。强化水资源费征收、解交、使用管理,征收水资源费2500万元。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2015年,绵阳市水务局与环保部门协调,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入河排污口设置的批复作为建设项目环评通过的前置条件,促使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严格执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审批程序规定。


【节水型社会建设】2015年,绵阳市水务局加快江油、三台、盐亭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建设进度;为涪城区、游仙区三个居民小区安装节水器具活动4115件套;建立定额管理和经济调节为中心,制定行业建设标准,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文明用水和节约用水。编制《绵阳市水资源公报》和《绵阳市水环境状况公报》。加强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在全市20余条中小河流建设11个水位站、39个雨量站、12个水文站,建立中小河流水文水资源数据库,为防洪减灾提供预警预报。(熊 伟)


节能减排



【概况】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9.2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86%,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的年度目标任务。“十二五”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6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7.8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17%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的目标。全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987.29万吨标煤,比上年下降14.30万吨标煤,下降1.43%,低于下达绵阳市能耗增量(60万吨)和增速控制目标(2.3%)的分解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占比为34.19%,较上年上升0.84个百分点。全市实施基本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开展670个项目节能审查。绵阳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拟选城市”


【工业节能】2015年,全市深入开展“万家千户”节能行动,实施能源计量审查,推动实施重点工业产品能耗标准化管理, 50户涉及高耗能行业、高耗能产品的重点企业能耗对标工作完成验收。规范企业节水管理,实施现场监察17户重点用水企业节能情况。组织利尔化学创建节水型企业,提升企业节水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发展,推荐江油市万利化工等企业节能、节水技改项目列入项目库。完成2015年度四川皇嘉农业集团马角磷化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建筑节能】2015年,全市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15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智慧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绵阳已具雏形。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完成绵阳城区建筑工地远程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推进城区在建工程进行墙材和建筑节能等23项103万平方米。推行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华润·中央公园”三、四期等房地产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东原·香屿”等项目获“四川省绿色住区”称号。推广浅层地热能在建筑领域应用,实施完工6个项目2万余平方米。争取省级建筑节能和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384万元,完成退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1078万元。


【交通节能】2015年,全市淘汰198辆营运黄标车,完成“十二五”期间全市淘汰7500辆“黄标车”任务,全市在用营运车辆全部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鼓励、引导运输企业更换CNG、LNG和电动汽车等清洁环保能源车辆,全市CNG营运车辆1602辆,占总数的41%;城市公交车辆1329辆,其中CNG车辆1299辆、纯电动公交车30辆;全市出租汽车2509辆全部使用CNG燃料。推进智能信息系统在道路运输中的开发应用,建成智能公交站172个,逐步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信息网络。截至年底,新建公共自行车网点50个,投放900辆自行车,提高群众低碳出行率。


【商业和民用节能】2015年,全市开展餐饮业、零售业节能行动,建立和完善全市流通服务业能耗统计监测制度,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和餐饮企业实施能耗监控。引导城区大型商场超市节约用电,鼓励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指导大型商业企业在装修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型设施设备。鼓励和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识的家用电器和节能绿色型小排量汽车。全市一次性筷子及一次性餐盒使用量比上年同期减少7%。绵阳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拟选城市”。


【公共机构节能】2015年,全市按照《机关节能降耗考评细则》开展公共机构节能降耗考核,完善统计报送制度,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组织北川人民医院、北川中学、安县中学为创建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组织第三期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远程培训,推广普及节能知识、规章制度、节能技术。


【节能重点项目和推广应用】2015年,全市组织实施金鑫铜业再生资源(废铜)加工利用项目、锐洋新材料年产3万吨超声波改性胶粉等一大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节能示范项目,推动节能低碳、循环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科循环经济产业园、神华天明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广核梓潼风力发电场、鸿锋光伏新能源和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平武县虎牙等在建水电站项目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5万千瓦。贯彻落实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产业政策,“十二五”期间,累计对水泥、化工、造纸等行业84户企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实施淘汰。全年,城区淘汰燃煤锅炉405台,占建成区燃煤锅炉总量51%,完成下达的淘汰城区50%燃煤小锅炉的任务。全市已建污水处理设施29个,在建24个,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17个。率先在涪江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的9个县市区、园区实施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与广元、南充、遂宁、广安、德阳五市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合作机制,以四川省嘉陵江流域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责任审计



【概况】2015年,绵阳市进一步完善党政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审计机制体系。实现生态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合二为一”,同安排、同实施,同应用。依据国家和省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深入开展调查论证,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结合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按照《绵阳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对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等六个方面、32项具体指标进行审计。

中央电视台在6月12日的第13套、6月21日的第1套《新闻联播》对绵阳市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工作情况进行报道。2014年起,绵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工作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四川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多次对该探索性工作进行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6月2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新闻联播》对绵阳市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工作情况进行报道。


【审计评估标准】2015年,全市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削减、耕地保有量、饮用水源保护、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等审计评估要求,增加小流域水环境整治、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审计评估指标。按照功能区规划和自身资源特点,明确审计分类标准,将县市区分平原、丘陵、山区三类审计评估,其中平原突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等指标,体现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求;丘陵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指标,体现农业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求;山区突出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森林蓄积量年增长等指标,体现山区发展中环境保护的生态效益。


【审计评估方法完善】2015年,全市为减少审计评估中人为自由裁量空间,参考国家环境保护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打分细则,依据《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评分细则》。以领导干部到任前一年为基准年,审计对象对照指标体系开展自测自查,并形成专题报告;工作组查阅指标体系涉及资料,深入企业、厂矿、林区、河流等实地查看,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现场测评;综合对比生态环境情况,得出生态环境改善、保持或恶化的总体评价。


【审计结果运用突出】2015年,全市将审计评估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职位升迁的重要依据,建立执行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审计评估结果评定为生态环境恶化的,对离任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给予离任干部免职、撤职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审计评估制度健全】2015年,全市开展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完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指标体系,抓好在职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生态环境审计评估工作。指导开展自查自评,将自查报告上报市委组织部、市审计评估专项工作组,建立生态环境台账。每年或根据需要开展评估审计,及时更新问题台账,促使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时刻警醒、高度重视。(冯谷东 赵剑波)